全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强国、怎样建设文化强国等问题作出了科学性、时代性解答,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个具有高度理论性、体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原创性成果,需要深化和推进其体系化建构和学理化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体系及其内在逻辑的认识,是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任务。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良性互动的开放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异常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国际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冷战思维愈演愈烈,传统与非传统安全交织转化,国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了关键时期,各种机遇与挑战相伴而生。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与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客观科学解答,即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指出“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是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创造相互融通、相互成就的重大理论突破,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自主知识体系。从理论源头来看,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在批判唯心史观关于文化“先验”“超验”或“主观体验”等错误认识基础上,将文化置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揭示了文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随着文化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和丰富。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总体指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总体支撑,立足中国文化建设的总体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主题中不断推进文化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推进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融通融合,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另一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熔铸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之中,二者彼此契合、互相成就,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党的文化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推进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有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而且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赋予中华文明以时代力量,推动形成了新的文化生命体,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增强了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历史主动性。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基。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个不断展开和开放的思想体系,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思想伟力和实践活力。伴随这种力量的迸发,习近平文化思想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实践中不断拓展和完善。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特定功能、系统性的科学理论体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解答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行”等根本问题,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外在协调性的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结构合理、逻辑严密、完整系统的科学体系,是集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开放性、原创性于一体的不断丰富发展的文化思想体系,是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以及让世界读懂中国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由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体系的基本框架与轮廓。

具体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并主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系统、具体、历史地把握中国文化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性、标识性的文化概念和范畴,如中国梦、文化自信、全社会文明程度、全人类共同价值、文化主体性、新的文化生命体、人类文明新形态、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这些自主性、原创性的文化概念、范畴和话语体系并不是孤立的和抽象的,相反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构成要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提升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文化战略地位论、文化全面领导论、文化理论指导论、文化人民理念论、文化自信论、文化基因论、文化道路论、文化主体论、文化改革论、文化强国论、文化动力论、文化交流论、文明形态论等等。从内在逻辑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开放性的科学体系,内在统一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从外在关联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经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外交思想、法治思想以及相关重要论述的深层维度和内在灵魂,共同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实践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具有内在生命力和外在驱动力的体用贯通的实践创新体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理论和实践、战略和策略的有机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之“体”的成立,在于其科学理论体系的总体形成;而习近平文化思想之“用”的确立,在于其是由一整套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战略规划、布局、策略、措施等组成的实践创新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暗流涌动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建设提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反复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从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到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等越来越明晰和周密的战略部署与要求,开创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

具体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越来越丰富的实践体系重点体现在其逐渐展开的整体性布局和系统谋划上。以“七个着力”部署为例,“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七个着力”有着极为严密的内在层次性,既包含政治任务、理论指导、价值引领等顶层设计,又包含文化传播、文化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建设、文化教育、文化交流等具体实践路径。作为体用贯通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价值取向、总体方略、原则要求以及实践策略、具体举措、方式方法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划部署,关涉意识形态、哲学社会科学、新闻、网信、文艺、历史文化传承、教育等各个领域,真正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思想力量,为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精神支撑、指明了时代坐标。

整体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揭示其中蕴含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规律,在理论上,是拓展和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的需要,是推进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思想理论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任务和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的需要;在实践上,有助于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化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