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十堰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南水北调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扛牢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政治责任,一丝不苟开展好主题教育,纵深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十堰力量。

一、聚焦聚力守好一库碧水,推动水质持续好转

坚持把保水护水作为天大的事,紧紧围绕“水质稳定达标、逐年向优向好”目标,系统性、体系化推进节水爱水护水,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一是全域保水质。以流域综合治理守牢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生态安全底线,扎实开展“碧水守护”三年行动和水质稳定达标、库区总磷控制等“十大攻坚行动”,开展消落区生态修复和物理隔离试点,出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成立生态环境集团公司,加快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建设,推进老旧主管网更新改造、雨污分流等工程,推进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将大数据技术引入水源地保护,利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库区保护“数据网”。丹江口水库水质长期保持或优于Ⅱ类标准,上半年全市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位于全省前列。二是全力防风险。开展总磷控制削减攻坚行动,推进水华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能力建设试点工程。争取实施丹江口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健全“地哨”系统,实施历史遗留矿山修复,对尾矿库实行“一库一档”管理。严防移动污染源风险,用好水源区危化品智慧安防系统,加快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水上应急救援打捞、绿色智能船舶试点等项目建设,守牢水安全底线。三是全面建机制。扎紧制度“笼子”,健全四级河湖长、支沟分片包干治理机制,从严落实国、省控断面管理机制,健全县乡跨界水环境质量监测考核体系。推进“执法+司法+纪检”联动,开展生态公益诉讼,坚持市县两级党政正职环保问题直报机制,建立县市区生态环境局长交叉任职制度,成立生态环境警察支队、城管水质巡护支队,实施重点企业环保设施用电智慧监测系统,形成“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可越雷池一步”的强约束。四是全民抓共治。建立全社会节水爱水护水机制,健全市、县两级用水总量、强度“双控”体系,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成立志愿者队伍,发动群众参与库面清漂、环境监督,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保护、人人参与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建设南水北调博物馆,持续开展“南水润北方·寻源丹江口”研学旅行活动,邀请北京民间环保组织来堰开展“南水北调水源地之行”,推动京堰共同当好“守井人”。

二、聚焦聚力集约集聚发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一是突出内生性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按照“龙头、链条、集群”思路,构建“一主四优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千亿龙头、百亿骨干、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矩阵培育行动,加快推进东风新一代商用车和军车项目。开展“零部件百企提升计划”,加快汽车发展论坛、汽车零部件博览会、汽车博物馆“三合一”规划建设,打造讲好车城故事、传播汽车文化、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平台。更好发挥长江汽车产业供应链公司的融通支撑作用,搭建物流“地网”、数字化“天网”、供应链“金网”、服务贸易“商网”。1—7月东风商用车稳步恢复,产量增长9.3%;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4.8%,出口占全省85%。聚焦“武当山与十堰划等号”,做强叫响武当建筑、武当太极、武当道乐、武当养生四张品牌,办好世界武当太极大会,重组武当山文旅集团,将武当山建设成为“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武当山水”“富锶山泉”等本地水品牌培育,持续开展“堰水进京”行动。大力发展新型电池、循环经济、卫浴、清洁能源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一批百亿级多支撑产业集群。二是突出拓展性发展,加快建设公园城市。协调山、水、城关系,围绕150平方公里、140万以上人口目标,高标准谋划规划,推动中心城区与武当山、丹江口联成一体。加快城市更新,实施大剧院、图书馆、科技馆、太和医院新院区、口腔医院等项目,建设完整居住社区,每万人建设1公里城市绿道,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实施青年创新创业行动,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标杆城市。深入研究西十高铁开通后对十堰的影响,架虹桥、破虹吸。积极争取南阳—十堰—安康等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推进武当山机场扩建升级,加快十巫、房神等高速建设,开辟“南向”新流通走廊。三是突出融合性发展,加快建设宜居高品质县城。大力实施强县工程,坚持以产业聚人,引导各县市区错位发展、有机融合,在橄榄油、猕猴桃、花菇、核桃、中药材、马头羊、果蔬茶等特色农产品领域,培育“链主”龙头企业和电商服务企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就业增收,上半年县域GDP增长 8.1%,撑起全市“半壁江山”。坚持以环境留人,总结西关印象旧城改造经验,开展“五堆十乱”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在“口子县”创建三级医院,打造一批教联体、医联体,建设符合山区特色的花园县城、高品质县城。坚持以政策引人,加快制定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机制和政策,让更多群众在县城安家落户,探索出一条符合山区县城实际的就地城镇化路径。

三、聚焦聚力创新驱动赋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坚持把激活新动力、再造新优势作为突出主题,加快构建互促共进的支撑体系、转换机制、良性循环。一是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施国企改革发展深化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国有企业深耕供应链、片区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矿山修复等,深度参与矿产、林权、碳汇等经营。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23456”行动,开展“创变小、小转企、企进规、规做强”成长工程,以真金白银举措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发展环境。二是扩大对外开放。坚持“落地为王”,聚焦新型家电、新能源汽车等,紧盯三花智控、石头科技等家电新势力,紧盯台商、外资等目标企业,拉出项目清单、产业承接清单,加大招商力度。持续打好促消费组合拳,深入开展“放心舒心消费”“百城联动”汽车节等活动,让消费旺起来。开展百企出海拓市场行动,精心办好大湾区供应链对接大会,支持企业“走出去”抢订单、扩市场,深度嵌入全球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三是强化协同创新。建强“平台+企业”支撑,实施“百强高企”和中小企业“智转数改”工程,加快建设中国工程院十堰产业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十堰新能源材料实验室等“四个平台”,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91家、专精特新企业27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76.6%,力争全年新增高新企业300家。找准“出题+破题”方向,实施“揭榜挂帅”,建立绿色低碳发展智库,完善“京堰人才合作”机制,持续开展“北京院士专家行”和“10万名大学生留(回)堰计划”。畅通“转移+转化”通道,用好湖北省与深圳市对接平台,建立“深圳研发、十堰制造”模式,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聚集”转化链条。

四、聚焦聚力生态价值实现,推动“两山”转化

坚持既要“生态颜值”,又要“经济价值”,健全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两山”转化通道。一是推进绿水青山可量化。加快推进各类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探索建立GDP和GEP双核算、双融合、双提升、双考核工作机制。深化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合作,建立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标准体系、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争取林相季相改造固碳增汇技术、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查等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二是加快绿色资源金融化。以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抓手,参与“中碳登”平台交易,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做大做强绿色低碳发展基金,实施绿色项目贷款提升行动,创新取水权、环境污染责任险等“水金融”衍生产品,上半年,绿色信贷余额463亿元,同比增长74%。三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化。创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建立市、县资源整合运营平台,规模化收储、专业化整合、项目化包装、市场化运作,把山、地、林、草等碎片化资源整合形成优质高效的资产包,实现“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高水平转化。

五、聚焦聚力共同缔造引领,推动治理方式转变

一是加快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抓好茅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实施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绿色产业园区、农文旅产业振兴、生态保护修复、城乡统筹发展“六大行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以及道路、村庄、城镇系统性综合治理。坚持“小流域+产业”,壮大精品民宿、农家乐、花卉苗木等生态休闲农业,把小流域打造成水源地治理典范区、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共同缔造样板区。实施市民绿色低碳生活十条行为规范,建设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无废城市”,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二是加快民生保障向品质提升转变。持续深化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坚持“户户走到、企企走到”,用心用力办好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停车难、转供水、转供电等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持续办好养老、托幼、垃圾分类等“六件事”,建设一批农村微动力、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推进新能源公交车和充电桩进村、LPG分布式智慧燃气微管网入户,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三是加快市域治理向主动预防转变。紧盯“家情邻债”矛盾纠纷,关心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推动历史积案化解。围绕“危、矿、车、建、特、重、火”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快构建应急一体化调度、专业化救援、标准化保障、综合化管理“四大体系”。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加快CIM、 一标三实等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

责任编辑:贺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