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戈壁织锦绣——宁夏战沙治水开启新征程纪实

宁夏,地处黄河“几”字弯西半部,全境属于黄河流域。作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交汇地带,宁夏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宁夏独特的自然条件:北部引黄灌区为平原绿洲地区,中部干旱带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南部山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土石山区;水资源相对匮乏,降雨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历史遗留问题多,保护修复难度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考察宁夏,擘画“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蓝图,赋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宁夏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开启了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7月17—20日,本刊记者随全国党刊全媒体宁夏行主题采访团,深入塞上大地,深度探寻宁夏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益经验。

沐风浴沙数十载,誓缚黄龙换人间

一声汽笛长鸣,在被林草包围的包兰铁路上,一列火车呼啸而过。宁夏中卫治沙,是从包兰铁路建设开始的。

1954年,国家为加快西北地区国民经济建设,决定修建包兰铁路。这是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曾有国外专家预言:包兰铁路“存活”不了30年就会被沙漠淹没。的确,在沙漠中铺轨不是最难的,难的是让沙漠中的路轨畅通无阻、正常行车。

中卫地处宁甘蒙三省区交界处、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修建铁路的困难显而易见。包兰铁路在中卫境内长达55公里,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且要穿越长42公里、高130米的沙坡头。沙坡头段全为高达百米的流动沙丘,受西北风影响,每年向前推进4米左右,严重威胁包兰铁路正常通行。

这些难题聚焦于一点,就是风沙。防沙治沙,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的科研人员和中卫固沙林场的技术人员一同收集资料、悉心试验、探索规律、攻坚克难——

“麦草方格”治沙技术、“以固为主、固阻结合”模式、“五带一体”铁路防风固沙体系开创我国乃至世界沙化土地治理的先河;沙漠植物迁地保育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储备丰富沙地种质资源;“以水定植、水量平衡”为固沙植被建植后管理提供依据;人工生物土壤结皮的固沙技术系列研发革新了沙化土地治理模式……

“以前用铁锹种树,现在用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这个新型专利工具,成活率达85%以上,造林成本降低50%。”从事沙漠治理32年、现年57岁的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了麦草方格治沙技术。

如今,登上腾格里沙漠的高大沙丘眺望铁路,只见一条宽阔的绿色林带随沙丘连绵起伏。树林外,高低错落的是一片片麦草方格,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扎根沙地,形成锁住黄沙的茫茫绿网,有效阻挡了沙漠扩张的步伐。腾格里沙漠被逼退了25公里,治理区天然植物由25种增加到453种,植被覆盖率上升到42%!近70年过去了,曾被认为“存活”不了30年的包兰铁路,至今仍平稳运行。

中卫治沙只是宁夏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宁夏大力实施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城市防洪等四大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开展“一河三山”生态保护修复,水土保持率达到76.9%,年入黄河泥沙量由1亿吨减少到2000万吨,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80%以上,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连续保持Ⅱ类进Ⅱ类出。

“沐风浴沙数十载,誓缚黄龙换人间。”每一分绿意,都来自得与失的考量、进与退的抉择、保护与修复的坚守。在宁夏,人与沙的较量从未停歇,治沙人的奉献与担当,创造了当今宁夏绿色奇勋!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让每一滴水迸发更大能量

“汤汤南去劳疏筑,惟此分渠利赖多。”清朝康熙皇帝视察宁夏时,被当地纵横交错的水利工程所震撼,留下了这两句诗。

采访团来到宁夏水利博物馆参观,不禁感叹: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水开发史——

宁夏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从秦朝起,历代治水先贤和当地群众励精图治、依水就势,开引黄河灌田,开辟出秦渠、汉渠、唐徕渠等奔流不息、润泽千秋的古渠系。

新中国成立至新世纪以前,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主,以农业供水服务为重点,宁夏北部平原建成了近520万亩的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建成了近100万亩的扬黄灌区,南部黄土丘陵建成了近50万亩的库井灌区,初步形成了全区灌溉、供水、防洪、水土保持等工程体系。

近20年来,宁夏为破解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主,以高效利用水资源为中心,一个为农业、工业、城市、生态各业服务的大水利格局加快形成,让300多万群众告别了喝水难的苦涩历史,全区三分之一灌溉面积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持续深化“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等重大水利改革,开展用水权改革,全面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30%的干渠直开口实现测控自动化和精准计量,控制灌溉面积达273万亩。

炎炎夏日,采访团走进吴忠市古城湾人工湿地,眼前大片黄菖蒲绿叶如剑,插在池中,密密匝匝;水葱细长的身体,擎着点点花朵。谁能想到,这里是吴忠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水质提升工程呢!

该湿地采用生态滞留塘+潜流湿地+表面流湿地组合工艺,打造母亲河水质“净化器”,每天处理6万立方米污水,年可消减污染物520吨。“人工湿地利用自然的力量净化水质,提高再生水循环利用率,年可节约新鲜用水量 1500万立方米,而成本仅是污水处理厂内部流程处理污水成本的1/10。”吴忠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瑞介绍说。

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是唐徕渠、大清渠、汉延渠、惠农渠四大古渠的渠首所在地,被誉为“汉唐古渠第一村”。走在村里的三尺巷中,向日葵花开正艳。这里一户一景,游客在此打卡拍照、品尝农家美食、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乡村诗意生活。依托古渠文化资源,韦桥村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探索出“以水定产”的致富路。

千年以来,宁夏大规模开凿渠道,引黄河水灌溉田地,将戈壁荒地变成良田沃土;如今,宁夏以感恩之心呵护母亲河,珍惜每一滴水,让每一滴水迸发出更大能量。

沙固水丰铸金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记者来到中卫市中宁县玺赞生态枸杞庄园时,天气晴好,放眼望去,万亩枸杞园在蓝天白云下铺开,漫山遍野的枸杞树上挂满红彤彤的果子。“能想象这里曾是一片盐碱地荒草滩吗?”庄园副总经理张旭感慨道,“尽管是荒地,这里却没污染、水源好,好土地才能种出好枸杞!所以,我们选择了拓荒种枸杞”。经过10年的建设,张旭和他的团队有了喜人的收获:庄园被评为国家枸杞绿色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玺赞枸杞成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在中宁县,像玺赞枸杞庄园这样的标准化种植基地还有17个。目前,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达18万亩,产业综合产值130亿元。2023年,据第六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发布,“中宁枸杞”品牌价值达198.19亿元。

在宁夏,与中宁枸杞齐名的是贺兰山下的葡萄美酒。贺兰山东麓地处北纬38度,与法国波尔多葡萄产区属同一纬度,是世界最佳葡萄生产纬度带。贺兰山东麓的吴忠市,被业界认为是中国酿酒葡萄种植最佳生态区、世界葡萄酒明星产区。

吴忠市红寺堡镇,被誉为“中国葡萄酒第一镇”。这里原是一片戈壁荒漠,上世纪90年代,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将黄河之水引入红寺堡,孕育了10万亩葡萄园。此地干旱少雨、光照充足,种出的葡萄品质一流,酿出的葡萄酒果香浓郁、酸度适中,在国内外各类葡萄酒大赛上斩获众多大奖。

沙海用好了也会成为“金山银山”。近年来,中卫市沙坡头区不断在沙漠文旅产业上造IP、谋创新:超现代建筑风格的星星酒店矗立在黄金沙海中,旅游旺季一房难求,游客隔窗可观沙、推门可见沙、卧榻可观星、伸手可“摘星”;“守护黄河根脉”工程的宁夏首家沙漠图书馆提出“风吹到哪页就读哪页”的书香文化使人耳目一新;以打造中国“沙漠迪士尼”为目标的沙漠主题乐园——“沙漠传奇”甫一开业,就火爆出圈……沙坡头创新沙漠旅游模式,其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为游人带来了全方位的神秘观光体验。

立足优势,以“特”制胜,打造产业体系。宁夏在全力打造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六特”产业的同时,还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电子商务、会展博览“六优”产业以及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现代化工、轻工纺织“六新”产业。

这是一幅荡漾理想主义浪漫,蕴涵现实主义真切的画作。从秃山困地走到绿色金滩;从苍黄历史走向蓬勃未来。

站在新的起点上,迎着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宁夏全区上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大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不负嘱托、担当使命,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绘就“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宁夏新画卷!

责任编辑: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