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

阵阵掌声,激发心灵共鸣;思想伟力,激荡山城大地。8月7日,宣恩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2023年第六次集体学习暨第五期“宣恩论坛”大学习,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作专题辅导。这是宣恩县打造全领域宣讲队伍,做优本土化宣讲品牌,构建全覆盖宣讲体系,探索“精神共富”模式,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有力探索。近年来,宣恩县不断探究新的宣传载体,让群众“坐得下”、“听得进”、“记得牢”,实现了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线上线下、台上台下、文艺文化深度融合,让党的声音传播更接地气、更富成效。

一、围绕“坐得下”:把“话筒”交给群众,定制“非遗+宣讲”模式,“唱”出新动能

话语因思想而拥有灵魂,因传播而获得持久生命力。宣恩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和特色文化交融区,量身定制符合大众口味的“非遗+宣讲”等模式,一系列有力举措大大纾解了“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话语困境,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组建专业团队,“非遗”线下宣讲更接地气。组建以民间组织——宣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志愿服务队为主体的千人非遗宣讲团队,开展以三棒鼓、薅草锣鼓、滚龙连厢、高腔山歌等非遗展演为主的“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六进”行动,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传1000余场次,覆盖群众20万余人次,创作的《牢记党史颂党恩》《反腐倡廉是使命》《三棒鼓敲响防诈骗警钟》等文艺作品深受群众喜爱。2022年,“非遗唱响鄂西南”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22年湖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宣讲类金奖、人气奖。2023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宣恩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的系列非遗展演活动,受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关注。

打造特色精品,“非遗”线上宣讲更富传播力。大力挖掘能说能唱、能跳能演、能编能导,深受群众欢迎的“乡土人才”,组建“非遗说唱”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伍,用平实的家常话、听得懂的大白话、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话,让人民群众明白“就是这么个理”、“就是这么个事”、“就要这么做”。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民生关注、时事热点等主题,创作编写“非遗说唱”系列宣传作品,编排、拍摄短视频作品进行传播。拍摄《喜迎二十大    非遗颂党恩》《二十大精神指航向》《党风廉政牢记心》等短视频32期,推出群众版《党史知识问答》《红色朗读者》等栏目,瞄准受众阅读高峰时段,在各类新媒体平台集中推送,切实提升了理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传播力。

二、围绕“听得进”:将“平台”留给群众,定制“百姓大舞台”,“演”出新风采

人民是最好的老师,基层是最大的课堂。创新建立以群众为主体的“百姓大舞台”,引导民间文艺爱好者推陈出新,把新思想、新政策、新理论宣讲融入到各类群众文艺文化节目编排中。通过主动吸纳、巧妙融合、交相呼应等形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既表达了党的政策主张,又说出了群众很想听、听得懂的话,让科学理论传播“有意义”更“有意思”。全县打造的2部民族风情歌舞剧《溢彩宣恩》《伍家台》,举办的两届“唱支山歌给党听”合唱活动、六届全县广场舞大赛、两届三棒鼓展演大赛,深受群众喜爱。

整合场地资源,让更多阵地赋能。大力整合资源,对村镇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等逐村盘点和修缮,140个村级文化阵地成为村民文化生活主阵地、新舞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组织群众开展山歌传唱、广场舞、文艺演出等活动,让沉睡的场所成为新思想传播的舞台。2021年以来,全县组织开展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六进活动、“强国复兴有我”等文艺活动近300余场,惠及群众20万余人次。

创新活动载体,让更多群众受益。2022年4月,CCTV播出《湖北宣恩:非遗传承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展现了宣恩多所学校滚龙连厢进校园的画面。目前,滚龙连厢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宣恩群众理论宣讲的主阵地之一,正以乡村版、校园版、舞台版、广场舞版等多个版本扎根全县城乡,成了当地靓丽的特色文化名片。宣恩还利用每年国家、省、州在本地开展的文化体育“两会三赛四节”活动,组织群众开展大型民族文化演出,举办工间操、快板、土家绣活等各类活动,让群众在充分享受文化保护传承成果的同时,自觉成为新思想传播的参与者、志愿者、受益者。

三、围绕“记得牢”:将“课堂”建在身边,定制“展、画”大礼包,感受新变化

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这种“线上线下”同步讲,走“新”更走“心”的传播方式不仅导向明,而且速度快、受众面广、影响力大。

“展”出新变化。线下,通过在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内,建立集理论宣讲、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宣传展示服务阵地,向群众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分享等活动每年200余场;举办“老兵永远跟党走”大型影展、“百年征程·跟党随行”图片展,举办“辉煌献礼”建州四十周年书法、美术、摄影、刻字展,征集各类作品4300余件,参与群众10万余人次。线上,充分利用县融媒体中心资源优势,通过大众化、分众化、生活化、信息化以及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的方式传播新思想,推出“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主题宣传展,平台浏览量达到100万+。

“画”出新生活。结合少数民族绘画、民族刺绣传统技艺,引导学生、书画爱好者、农村群众围绕乡村振兴、家乡发展变化、移风易俗等,以学生手抄报、黑板报、老年书画、土苗绘画、刺绣、剪纸等形式,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宣讲身边典型,讲好中国故事。在民族风情浓厚、少数民族集中地的高罗、李家河、沙道沟、椒园等乡镇,充分利用村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广场院墙和文化墙等开展集体创作,打造“土苗风情”壁画。已建成沙道沟镇当阳坪村忠峒里红色文化主题公园、椒园镇黄坪村清廉文化壁画等各类打卡点16处,成为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鲜活载体。

责任编辑:贺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