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武汉作为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实有人口超过1500万人的超大城市,农业具有“以城带乡”的鲜明特质。新时代新征程上,武汉要抢抓重大发展机遇,依托超大城市比较优势,在关键环节上谋求重点突破,加快推动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应有贡献。

一、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与超大城市定位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近年来,武汉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2023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74.4亿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增速7.7%,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个百分点。但总体来看,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与超大城市发展的定位和需求不匹配,还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一是龙头企业缺乏,武汉全市仅有16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低于成都(32家)、大连(22家)。二是知名品牌不多,在全国叫得响的只有周黑鸭等个别品牌,与拥有双汇、三全、思念、好想你等品牌阵列的郑州等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三是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第一产业向后端延伸不够,第二产业向两端拓展不足,第三产业向高端开发滞后,没有形成完整的优势产业链条。四是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仅有梁子湖大河蟹、洪山菜薹、蔡甸藜蒿等,随着消费升级,农产品供给还难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绿色化、多样化、小众化的多层次市场需求。五是带动农民增收能力有待提升,农业上游产业链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完善,联结机制不够强,2023年武汉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60元,低于副省级城市中的宁波、杭州、广州、南京等;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5,高于杭州(1.67)、宁波(1.66)、长沙(1.56)。从这个角度看,武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突出表现,是制约武汉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突出短板,迫切需要我们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有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二、武汉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要着眼“三个优势转化”、打造“三个中心”

针对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武汉要立足超大城市发展定位,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武汉看农业,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为导向,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驱动,以资源禀赋为依托,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打造中部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特色农业产业中心“三个中心”,加快超大城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一是努力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链接优势,谋划打造中部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武汉坐拥长江黄金水道,高铁4小时、航空2小时可到达国内80%主要城市,被誉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正加快打造全国商贸物流中心。从农产品产量来看,湖北及周边的河南、湖南、安徽、江西皆为农业大省,小麦、花生等许多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当前,我国正在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利用国家着力“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关键堵点”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武汉“中部之中”的优势,联通河南、四川、湖南、江西等周边农业大省资源,整合升级白沙洲、四季美等市内大型农贸市场,谋划建设覆盖中部、辐射全国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大数据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加工配送中心、展示营销中心。

二是努力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0年6月,武汉获批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批复的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部署,要求武汉强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供给,到2025年,成为生物育种等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策源地,形成现代农业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万亿创新性产业集群。武汉拥有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水生所、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等46所涉农高校院所,杂交水稻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基因等1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在汉诞生了全球第一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全国第一个双低油菜品种等一批重量级科技创新成果,在水稻、油菜、柑橘等育种领域优势明显。聚焦解决科研与产业“两张皮”问题,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组建农业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发展生物种业、动物生物制品、生物饲料添加剂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农业环境微生物、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等农业新兴业态,加快打造“中国种都”和区域性“农业硅谷”。

三是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着力打造以“武汉活鱼”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产业中心。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丰沛、热量充足、淡水资源丰富。得益于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享有“百湖之市”美誉的武汉水产丰富,鱼类共有11目22科88种,年水产品产量最高达到52.5万吨(2015年),年良种生产量达99亿尾,是武昌鱼、黄颡鱼等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毛主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词,让武昌鱼名声大噪;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疫情防控时指出“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再次让“武汉活鱼”受到全国关注。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预测,2031年全国水产品产量将达到7100万吨,淡水养殖依然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以设施渔业、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引进培育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大基地、大加工、大融合,推进“武汉活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淡水养殖基地,推动武汉水产品走出湖北、走向全国。与此同时,加快推动粮油、蔬菜、生猪、花卉苗木、家禽、茶叶、水果等优势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武汉特色的精致农业产业集群。

三、强化“五个赋能”,探索超大城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路子

推动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要充分利用背靠超大城市的资源优势,强化数字赋能、金融赋能、基建赋能、品牌赋能、人才赋能,探索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路子。

一是强化数字赋能,以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现代化转型。2020年1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在武汉举办的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致贺信,希望武汉 “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近年来,武汉努力打造数字经济一线城市,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四成。坚持数字化引领驱动,实施“数字+农业”行动计划,加快现代都市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构建农业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汇聚整合农业生产、企业经营、灾害预警等各类信息数据,为农业发展提供数据增值服务。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工程,建立完善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提高农业生产质效。

二是强化金融赋能,以资本“活水”助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武汉是建设中的区域金融中心,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发布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中,武汉连续3期排名全国第10。以建设全国科技金融改革试验区、全国首家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等为契机,积极开展农业金融服务产品、模式、渠道、手段等创新,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充分发挥武汉上海证券交易所中部基地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湖北资本市场培育基地的作用,推动我市农业后备“金种子”“银种子”企业上市。壮大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整合现有市农业产业化引导基金母基金、农业企业融资应急基金等,鼓励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涉农领域,提升基金服务壮大农业的水平和能力。

三是强化基建赋能,以现代设施支撑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武汉拥有较强的基础设施设计和建设能力,要抢抓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第一,着力发展设施农业。武汉地区虽然纬度更低,但光照条件不如北方,平均温度不如南方,辐射能量不如西部。针对这样的现实条件,要适度超前建设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鼓励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养殖模式,推动水肥一体化、饲喂自动化、环境控制智能化等设施装备技术研发应用,推动武汉地区农作物增产稳产。第二,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武汉是“长江大通道承载城市”,要建立完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一批贮藏保鲜、分级包装、冷链配送等设施设备,提高冷链物流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升农产品产运销一体化运作、全程“不断链”运行水平。

四是强化品牌赋能,着力提高现代都市农业竞争力和影响力。2020年发布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提出,要以质量信誉为基础,创响一批乡村特色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坚定不移走品牌兴农之路,实施品牌农业发展计划,着力培育一批市场信誉度高、影响力大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全面提升武汉农业竞争力和美誉度。第一,创建区域公共品牌。开发创建武汉地域特色突出、功能属性独特的区域公共品牌,加大营销宣传推介力度,讲好武汉农业品牌“故事”,推动“武汉产”走出湖北、叫响全国。第二,培育农业企业品牌。坚持培育、引进“两手抓”,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合作、收购控股、上市融资等方式组建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吸引鼓励知名农业企业在汉设立第二总部和研发中心,壮大我市农业企业品牌阵列。第三,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挖掘本土资源优势,走合理分工、彰显特色、差异发展的路子,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加强对本土农业品牌的包装、宣传和推广,打造远近闻名的“一县一品”“一业一品”。

五是强化人才赋能,筑牢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根基。武汉拥有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傅廷栋、植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家张启发、家畜传染病学专家陈焕春、果树学专家邓秀新、动物学家陈宜瑜、鱼类生物学家曹文宣、细胞发育生物学家朱作言、植物生理学及藻类学家赵进东、鱼类遗传育种学家桂建芳、油菜遗传育种学家王汉中、农产品质量安全学家李培武、植物生理学家朱玉贤、微生物学家邓子新等涉农两院院士,有13.3万农村实用人才。要坚持“稳人才、育人才、引人才”三措并举,推动武汉涉农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武汉都市农业发展。第一,稳住农业从业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导流回乡工程”,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人才的跟踪服务,持续推进“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培养投身农村、扎根农村的后备人才。第二,培育农业专业人才。深入推进“学子留汉”工程,探索校地联合选拔培养人才的工作机制,鼓励高校人才带科研成果、带技术项目、带资源资金到农村发展。第三,吸引农业高端人才。依托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行业领军企业等平台,通过联合攻关、专利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国内外行业领军人物和高层次人才团队,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执笔:王珏,中共武汉市委政研室;黄姝,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