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土地规模流转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潜江市竹根滩镇立足本镇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截至2022年8月底,全镇共流转土地44200亩,涉及26个村、9352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做法

竹根滩镇党委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分析,确定农户对土地流转最担心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土地流转后流转利益得不到保障,二是耕地地力得不到保持。由此,镇党委政府把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控放在首位,将土地流转风险归为七类:一是粮食安全责任不落实的风险,二是市场波动的风险,三是耕地地力下降的风险,四是农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的风险,五是土地承包经营矛盾激化风险,六是金融风险,七是经营主体无序退出的风险。

为了防控上述七类风险,竹根滩镇党委政府研究制定了农村土地流转“三个前提”“三项资金”“四个必须”“十项流程”的操作模式。“三个前提”,即流入主体有明确流转意愿后,必须遵守三个前置条件。一是流转土地必须全域种植一季以上粮食作物,二是流转土地不允许种植致使地力衰退的作物、不允许未经审批进行永久性农业设施建设及自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土地流转年限不得超过3年。“三项资金”,即签订合同前后流入方必须缴纳三笔款项。一是土地流转保证金,二是土地流转款,三是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三项资金统一缴至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四个必须”,即必须遵守一个约定、履行两个程序、明确一个主体责任。一是土地流转方必须提前3个月缴纳下一经营年度所有款项,二是土地流转必须由村组走访农户征求意见并得到农户认可后,签订流转委托书,三是土地流转面积必须经第三方有资质的测绘公司开展测绘,四是经营主体在金融部门贷款的过程中必须以自身作为责任主体,严禁与农户捆绑联保进行贷款。“十项流程”,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确定意向审核、意向洽谈、调查民意、申报备案、意向保证金、逐户走访、面积测量、民主决议、收取款项、签订合同等十项流转程序。

二、加强服务,以服务工业理念服务农业经营主体

(一)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用工问题组建劳务队。对全镇有劳动能力的常住人口进行全面摸底,组织31个村(居)建立劳务队,共登记在册2608人。为了帮助脱贫户、三类“监测户”巩固脱贫成果,镇政府逐村组织土地流入方和脱贫户召开“优先用工洽谈会”,为383名脱贫户优先提供务工机会。此外,结合卫生系统开展“送体检下乡”活动,对所有劳务队人员进行免费健康检查和防暑培训,并为劳务队人员购买30元合作医疗附加险。

(二)围绕基地建设强化设施投入。一是完成了民垸堤水毁加固、王拐外滩闸修复、王拐泵站修复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防汛抗旱能力。二是对全镇农田三沟、田间沟渠进行了疏挖,打通了全镇农业生产的“毛细血管”。三是完善流转土地基地的道路、涵桥、沟渠等产业基础配套设施,更好地服务经营主体。

(三)围绕营商环境做好保障服务。组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跟进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各类矛盾问题。一是整治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不正之风。镇纪委对涉及土地流转的村(居)“两委”干部集中进行廉政谈话,并对服务农业经营主体意识、“吃、拿、卡、要”等不良作风进行常态化监督。二是成立治安巡逻队。整合“一村一辅警”、民兵队伍、群众志愿者等力量,组成了14支治安巡逻队,对农业种植基地开展常态化治安巡逻,保障农业经营主体资产安全。三是公正调处纠纷。各村“两委”干部及时排查梳理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的矛盾纠纷隐患,提前干预,努力将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常态化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土地流转经营主体专题会议,集中会商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镇党委班子成员深入农业经营主体,帮助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问题。

三、土地流转的成效及意义

(一)实现“三方共赢”。一是农户获得“三项收益”。流出地农民能获得土地流转费、务工收入,有条件的农户还可以通过资金入股,参与分红。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壮大。通过收取服务费和公共面积(沟渠路等)租金,全镇规模流转土地的26个村共增加村集体收入共计236.38万元,村平增收达9.09万元。有条件的村还可通过向农业经营主体出租办公楼,闲置校舍等设施,盘活闲置资产资源,为村集体创收。此外,对于流出耕地后相关配套的永久基础设施建设均由镇村两级出资,村级按投入成本的20%收取年租金。三是流入主体增效。整村大面积流转,便于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在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农业订单谈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一是高效种植模式得到推广。立足特色优势产业,创新推广“半夏+大豆”“蔬菜+大豆”和“白芷+大豆”套作、轮作模式,亩平纯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二是规模效益初显。通过整村土地流转、外滩田整块流转,带动潜江大豆、潜江蔬菜、潜江半夏等规范化、标准化、高效生产,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同时,通过“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实现“散种统销”,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提高了种植收益。三是机械化水平提高。连片耕作倒逼农机服务合作社引进新型机械,推动效率和效益双提升。

(三)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一是村级党组织威信显著提高。随着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有更好的条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威信不断提升。二是村级战斗力、凝聚力显著增强。通过组建务工队,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通过成立治安巡逻队,增加了群众的安全感。通过土地整村流转,群众看到了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切实的改变,坚定了“跟着支部走”的信念。三是党群同心、干群合力,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的动力更足、能力更强。

(作者单位:中共潜江市竹根滩镇委员会)

责任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