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和谐美其美 “三生共赢”天地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采访纪行

万山之祖,巍巍昆仑,冰川融雪成就了百川东流,草原辽阔跃动万千生命,风从广袤原野掠过,带来无尽诗篇。青海,山宗水源之地,昆仑山、祁连山、唐古拉山等山脉横亘境内,筑起国家重要生态屏障;黄河、长江、澜沧江等江河发源于此,维系着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

6月18—19日,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三次亲临青海省考察调研。考察中,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民族团结、共同富裕,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

6月24—29日,本刊记者跟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主题采访团,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深入青海采访调研,深切感受到这片广袤无垠而又古老厚重的高原大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劲春风的吹拂下,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之歌,展现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民族和的大美画卷。

生态美:好山好水好风光

青海,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全球生态系统调节稳定器和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承载着涵养我国乃至亚洲主要江河水源和调节气候的重要生态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如黄钟大吕,成为推动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强动力。近年来,青海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教诲,用心用情用力保护青藏高原的一草一木,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碧波荡漾青海湖。”青海湖,被誉为“高原蓝宝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更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生态屏障。站在距青海湖仙女湾16公里的沙柳河边,只见河面银光闪闪,湟鱼成群结队、逆流而上,在鸥鸟的“围猎”中,奋力跃过一道道激流与浅滩,只为到达上游的淡水河湖完成生命的自我交接。这一景象让无数观赏的人们感受到生命的不易和顽强、自然法则的伟大与神奇。

湟鱼洄游,是大自然的奇观,更是青海湖生态保护成效的真实写照。

湟鱼,这一生长周期漫长、为青海湖所特有的珍稀鱼类,曾因过度捕捞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数量一度锐减,濒临灭绝。

“保护湟鱼,就是保护青海湖。没有了湟鱼,‘水—鱼—鸟’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青海湖将失去生机,变成一片死海。”刚察县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拉加才仁对采访团道出了保护湟鱼的重要性。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仙女湾时指出:“要把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好、生态资源保护好,把国家生态战略落实好、国家公园建设好。生态是资源和财富,是我们的宝藏。”

青海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青海湖重要的生态安全地位,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采取禁止捕捞、人工繁殖放养等措施,使湟鱼种群数量逐渐恢复。在青海湖流域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加强对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的保护,把青海湖建设成为具有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的“中国最美湖泊”。

“天下黄河贵德清。”黄河,因含沙量大、水色泛黄而得名。然而,在青海省贵德县境内,我们分明看见黄河清澈见底,宛如绿丝玉带缠绕于群山草地之间。

黄河自古哺育着当地,贵德人民也以感恩之心呵护母亲河。贵德紧紧抓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将绿和水作为最亮的生态特色,将净和美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突出重点水域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黄河上游水生态修复,深入开展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黄河流域生活垃圾清理。

久久为功,必有成就。贵德全县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良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黄河成为润泽民生的“幸福河”。

来到祁连山麓,我们立刻被这片被称为“天境之脊”的雄伟山脉所震撼。群山巍峨、林海茫茫,雪山、峡谷、冰川、草原、湿地与动植物融为一体,好一派旖旎而又雄奇的风光。

这片物华天宝之地生机勃勃,得益于国家公园体制的创建。近年来,青海扎实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我国首批设园、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湖国家公园加快推进,青海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份。

国家公园创建以来,祁连山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植被覆盖面积显著增加,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升,区域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大黄、柴胡、雪莲等经济药用植物达368种,雪豹、黑颈鹤、野牦牛等20余种珍稀动物在此繁衍生息……蹄类竞奔、羽类展翅、繁花似锦、碧草凝烟,国家公园以科学有序的管理体制呵护着地球之巅最华丽的生物多样性。

万物生灵是最好的见证,山川草木是最美的注脚。如今的青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江之源”源远流长,“中华水塔”坚固丰沛。每年有600—900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延绵不断地涌向下游,湿地面积位居全国首位,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藏羚羊由上世纪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高原旗舰物种雪豹监测数量现已超过1200只,青海湖各种鸟类超过60万只,青海湖湟鱼蕴藏量恢复到12万多吨……

产业兴:追光逐绿竞风流

青海资源富集,钾盐、镁盐、锂盐储量占全国80%以上,水能资源蕴藏量居全国第五位,太阳能年总辐射量居全国第二位,是全国第四大风场,被誉为全球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青海,擘画了“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发展蓝图。

青海人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大力推动产业“四地”建设全面起势,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科学定位、殷殷嘱托、关怀厚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青海地处高海拔地区,年光照时间长,戈壁荒滩辽阔,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走进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的光伏产业园区,一排排蓝色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地释放“绿色能量”;光伏板下,一群群白色藏羊漫步其间,悠然吃草……“光富、风好、地广”的自然禀赋已转变为不可多得的发展优势。

共和县坚持以“光伏蓝”赋能“生态绿”,积极探索“光伏+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集加工链、产业链、销售链于一体的“光伏+生态牧场+合作社+农牧户+订单销售”生产经营模式全面推广,收到显著成效。2023年在7个光伏企业建设生态牧场13个,养殖“光伏羊”1.2万只,养殖纯收入达1058.69万元,户均可增收0.41万元。

在共和县的另一端,有着“中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之称的龙羊峡,以其独特的高原冷水资源,发展起了三文鱼养殖。他们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使龙羊峡三文鱼在国内市场声名鹊起。如今,龙羊峡三文鱼养殖基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唯一可全年不间断稳定供货的三文鱼产地。共和县也由此赢得“中国三文鱼之乡”的美名。

依托三文鱼资源,当地还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农家乐,形成了集养殖、餐饮、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发展链条。群众慢慢富裕了,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则禁不住要在尽情品尝三文鱼的美味之余,去欣赏深谷峻崖、河如翡翠的龙羊峡风光。

近年来,青海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把青海的高原资源能源禀赋和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推动产业“四地”实现新突破、新跨越,形成了生态保护、新能源生产、收入生活“三生共赢”局面。

——在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方面,逐步形成了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去年盐湖产业产值达到580多亿元,钾肥产量占全国的77%;

——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方面,全省清洁能源装机突破510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93%,新能源装机突破380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69%,占比均居全国首位;建成了全国首条全绿电大通道,向全国15个省区市源源不断输送绿电;

——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方面,着力打造以西宁为中心、以青海湖生态旅游圈为环、东南西北多带的“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天空之镜”茶卡盐湖、多彩翡翠湖、祁连山下好牧场、门源花海等旅游品牌享誉国内外;

——在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方面,充分发挥青藏高原“超净区”地理生态优势,坚持提质、稳量、补链、扩输,精心培育牦牛、藏羊、冷水鱼、青稞、柴达木枸杞等特色产业,现有1.5亿多亩有机监测草原,800多万头(只)牛羊已实现原产地溯源,三文鱼产量占全国的近四成,青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有机枸杞、冷水鱼生产基地,近3年累计向外输出农畜产品价值300多亿元。

2023年,青海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外贸“新三样”中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出口量分别增长2倍、3.6倍。青海转型发展导向更加鲜明,高质量发展路子越走越宽广。

民族和:同向同行手足亲

青海多民族集聚、多文化荟萃,全省有5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到49.74%,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的省。几千年来,各族先民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一部青海史,就是一部青海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并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学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是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以上海市对口支援为契机,在西宁市建设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完全中学,旨在解决农牧区师资力量短缺、办学水平不高等问题,更好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自2019年9月招生以来,该校共有1400多名果洛籍学生入学就读,目前在校学生800名,其中藏族学生778名,占比超过97%,学校教育质量持续位居果洛州各中学前列。

“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可感可触的家乡变化,思考家乡发生变化的原因,明白这根本上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上海市援青干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常途向采访团介绍,“我们的援青初心就是想让高原牧区的孩子接受更好教育,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培育孩子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采访团走进该县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深切感受到青藏高原上民族团结进步取得了伟大成就。体验馆里,那一张张照片、一个个物件、一段段文字,无声讲述着门源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感人故事。

门源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等方式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如今的门源,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同谱写更加宜居、更加宜业、更加宜游的幸福之歌。

进入新时代,青海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坚定树立“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奋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现在,全省所有的市州和93%的县都建成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和睦共处,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聚人心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马背上的宣讲团”等形式,用带有“泥土气”“糌粑香”的方式,把党的民族政策和惠民政策讲清楚、落到地。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保障民族团结,青海六个自治州全部出台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四级党委书记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抓示范单位动态管理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细化到各地各行各业,浸润到基层群众心中,把各族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更紧密了。创新打造了388个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区“石榴籽家园”,各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绘就了和谐相融的美好画卷。

——各族群众融入现代化建设更踊跃了。抢抓时代机遇,依托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找准发展路子,做好产业文章,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六个自治州地区生产总值均比2012年翻番,全力办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确保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同胞都不掉队。

今日青海,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和实际行动。

启航新征程,建设现代化,实现复兴梦,青海各族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坚定走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朝着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阔步前进!

本栏目编辑:林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