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政策信息、地方信息共14则

75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75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1979年至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的增速水平。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到1978年增加至3679亿元,2006年突破20万亿元,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大关,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23年度“一老一小”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减税超700亿元

从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获悉,“一老一小”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以来,2023年度全国约6700万人享受到该项政策红利,减税规模超700亿元,人均减税超1000元。为进一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赡养老人的支出负担,我国自2023年1月1日起,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今年6月底结束的个税汇算清缴数据显示,2023年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减税分别约360亿元、290亿元和50亿元。

去年全国政府采购超七成购自中小企业

据财政部消息,2023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为33929.6亿元,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作用有效发挥。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2023年全国强制采购、优先采购节能节水产品357.2亿元,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83.9%;优先采购环保产品575.1亿元,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84.9%。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全国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为25239.8亿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总金额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74.4%。

 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增至375家

近日从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独角兽创新发展论坛上获悉:2016年至2023年,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由131家增至375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由近5000亿美元升至超1.2万亿美元。论坛上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追踪报告》显示,2016年至2023年,我国独角兽企业赛道从22个增至39个,从模式创新为主逐步转为技术创新引领。其中,集成电路连续3年成为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的赛道,机器视觉、类脑科技、生成式AI等人工智能新细分领域不断产生独角兽企业。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发布

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日发布了《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据悉,框架以鼓励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有效防范化解人工智能安全风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包容审慎、确保安全,风险导向、敏捷治理,技管结合、协同应对,开放合作、共治共享等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原则。框架1.0版的发布,促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提供了基础性、框架性技术指南。

国办印发意见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出3方面14项重点任务。一是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拓展食物来源渠道。巩固提升产能,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基础。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食物开发质量效益。加强食物开发基础研究,加快育种创新,构建食物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三是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提升食物开发价值链。提升食物加工流通产业水平,推进食物产业集聚发展,提升食物质量安全水平,引导食物营养健康消费。

三部委:加力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补充通知》,提出要持续实施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力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加快农机结构调整。《补充通知》明确,各省份可在现行报废补贴范围基础上,聚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结合实际自行确定不超过6个机具种类新增纳入报废补贴范围。报废20马力以下拖拉机,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由1000元提高到1500元。

13部门联合发布方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

国家疾控局等13部门近日公布《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25年,健全完善多部门气候变化与健康工作协作机制;到2030年,气候变化与健康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这意味着,我国将开展专门行动,更好防范气候变化给百姓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方案部署了10项行动重点任务,包括提升气候变化健康风险防范和综合干预能力、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卫生保障能力、增强健康与公共卫生系统气候韧性、加快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科技创新等。

到2027年底我国基本建成较完善的水资源监测体系

水利部近日印发《全国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方案》要求,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较为完善、与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相适应的水资源监测体系,水资源前端信息采集、传输系统及承接管理平台基本健全,跨行政区界和重要控制断面、地下水、取退水口等监测感知能力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监测信息实现汇聚共享,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四预”能力进一步增强,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各水源、各领域用水情况,对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形成有力支撑。

湖北电子信息产业今年奔“万亿”

从省政府新闻办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2年、2023年,我省以光电子信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营收连跨两个千亿量级,分别达到7655亿元、8209亿元;今年1月至8月,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已达5970亿元,同比增长13.53%,全年有望达到万亿级。近年来,我省全力推动光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突破,已揽获“四个最”——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最大的国产先进存储生产基地。到2027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将力争突破1.2万亿元。

湖北今年新增改善供水人口91万人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深入推进农村饮水提标升级工程和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水质提升项目965处,新增改善供水人口91万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农村人口实现“有水喝”到“喝好水”。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有农村供水工程14.66万处,总体实现现行标准下省域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8%。湖北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多次被水利部考评为优秀等次。

湖北项目建设“五办”经验获全国推广

从近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营商环境论坛”上获悉,我省项目建设“五办”服务模式入列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大创新实践案例,并将在全国推广。2022年起,项目建设“五办”服务模式在宜昌开展试点。宜昌市通过集成办、集约办、容缺办、智慧办、精准办,将原本管理项目建设变为服务项目建设,为解决“拿地难、成本高、流程繁”等问题找准突破口。一系列制度创新加快推动项目建设。2023年,宜昌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93个,协议总投资7173.8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签约项目个数及授资额均居全省第三。

湖北率先出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路线图

近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湖北围绕党中央重大改革部署,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面出台《意见》,对当前和未来10年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意见》围绕教育基础支撑、科技创新引领、人才分类培养、畅通良性循环、营造良好生态等五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任务。《意见》明确,到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成科技强国重要战略支点。

让国企科技创新“放心闯”湖北对国企十种情形容错免责

省政府国资委近日出台《湖北省国有企业容错免责事项清单(2024年版)》。《清单》围绕企业科技创新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明确了10种容错免责情形。比如,在种子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业务中,如实报告已知风险,因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导致投资失败,造成投资损失的,予以容错免责。在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投资工作中,因国家政策调整、市场波动等难以预见的外部环境影响,导致投资收益未达到预期目标或造成投资损失的,予以容错免责。

本栏目编辑:李 芳